从《万历十五年》看企业文化和制度

之前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,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,最近有机会拜读黄仁宇的这本“大失败的总记录”,深感本书的深奥,自己知识和能力着实有限,尽自己最大努力从公司管理运营角度揣摩一下。

明朝官僚体系中的道德和法制的问题与企业文化和制度。

中国两千年来是以道德代替法制,至明代而极。以礼法约束从皇上到臣子再到底层平民,皇帝作为一国之君,是礼法的引导和表率,是不能逾越礼法的,所以9岁就登基的皇上在礼法面前也深感无力。

礼法从上到下约束着每一层的人。整个国家的运行是依靠“礼”来进行行为规范和约束,通过道德来管理国家,让整个文官精英团队有效的工作,来管理和控制国家。这就像是公司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一样,如果文化一旦形成,即使老板也要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下按照礼法行事,充当表率,员工认同文化,然后增强文化,通过归属感和统一战线来增加公司凝聚力。

那为什么明明是把道德发展到极致的明,道德治国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反而问题更严重了呢?物极必反,忽视了体制上技术上的发展。而这就对英语公司制度的制定和遵守,例如薪酬制度,奖惩制度,加班制度,项目开发制度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式。这就是西方的管理方式,私有制以及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。

因为明礼法根深蒂固,制度改革难以行之有效。官僚集团互相麻木,自我催眠,都是在既有思维和体系下行事。也许崇祯皇帝所说的“诸臣误我”是由其历史原因的。

在公司内不仅要通过公司文化、道德来教育员工,还要通过相关的制度来激励员工,文化是产生雷锋的土壤,而制度是能够激励更多雷锋的养分。

就像华为“不让雷锋吃亏”一样,完善制度,所有人都追求高效,把文化和制度结合起来,拧成一股绳,公司产生的效益才能更进一步。而不是让文化阻挡了我们改革的脚步。

最后,平淡的“万历十五年”如何造成几十年后明朝的覆灭的,又给我们怎样的教训。也许这一周是平淡的,和以前一样,太阳照常升起,但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也许就决定在这一周,这一天。

分享到